![]() |
2017年3月,湖南省保靖縣的村民們採收茶葉。照片來源:VCG |
幾年前,湖南古丈縣牛角村一位52歲的茶農龍仙文從未想到,他在小村莊茶園生產的茶最終會被很多外國茶飲者所喜愛。
目前,該村種植的茶葉正在出口到世界各地,特別是參加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國家和地區。茶園位於北緯約30度的牛角山脈中,在小氣候,海拔高度,生態環境和土壤方面具有天然優勢。但是,過去當地人對這個天然環境很少關注。「很多年前,包括我在內的村民離開了村莊找工作,我們忘記了我們一直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土地上」。
現在,情況已經改變。 長期以來,種植園已成為牛角村的“黃金山”,幫助村民擺脫貧困,同時也有助於推動該國的「一帶一路」政策。據龍先生介紹,自己村的茶曾供應給中國古代的皇室和官員,現在它又一次回到了世界各地的高度讚譽的茶葉的榮耀。這不是發生的唯一變化。龍本人從一個普通的茶農成長為新當選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立法機關的代表。雄心勃勃,龍希望拓展當地的茶業。他計劃在即將舉行的兩會上提出他對茶業可持續發展的看法,並倡導改善當地旅遊業和改善當地交通條件。
促進邊境貿易
「中國茶總是質量很高,雖然成本很高」,工廠的一位代表在電子郵件採訪中告訴記者。至於在非洲出口最多的中國品牌綠茶,在那裡非常受歡迎。和烏茲別克斯坦一樣,中國產品已經為當地市場設定了綠茶的標準。非洲傾向於在鍋內煮綠茶,加入糖和薄荷,俄羅斯遠東和中亞則更喜歡用牛奶和鹽煮茶,而歐洲和美國則更喜歡使用方便的茶包。
我們根據客戶的喜好提供不同的產品。
通常中國通過以下兩種方式之一來運輸其貨物:通過海運或通過火車在陸地上運輸。運往非洲,歐洲和美國的貨物通常從上海或深圳乘船離港,大約需要30天才能到達,而運往中亞的貨物主要通過火車運送。來自湖南的茶葉產品乘坐卡車或一路列車到中國西北部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阿拉山口港口,然後乘火車前往各個國家。2016年,約有72%的往返中國和歐洲的貨運火車經過新疆。新疆烏魯木齊晚報報導,2017年這一數字躍升至90%以上。因此近年來新疆的茶葉消費量有所增加。
「從烏魯木齊到烏茲別克斯坦,土庫曼斯坦和吉爾吉斯斯坦需要幾個小時的時間,他們講類似的語言,以相似的方式喝茶,分享相似的文化」。中國茶葉湖南分會正在研究如何改善茶葉以適應新疆年輕一代的口味。目前茶公司正在設法讓茶更容易與牛奶混合。「我們想讓茶和牛奶自然地混合在一起,而不需要煮它,如果我們能做到這一點,我們認為年輕消費者會轉向我們的茶」,茶葉銷售熊經理的看法。
改善當地經濟
村里的東西並不總是如此繁榮。事實上,這個村莊多年來面臨著無數困難時期。在2009年6月21日焚燒幾座房屋的村莊中,長期仍無法抹去一場重大火災的記憶。該村莊的作物在2010年晚些時候遭受霜凍突破,然後在2013年遭遇乾旱。2013年11月國家高層官員訪問湖南期間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扶貧」的概念,讓當地人不僅開始有希望,而且還有資金,技術和營銷渠道的幫助。
現在,一個村共同管理茶葉合作社與茶園。「我們統一規劃,挖掘土地,種植種子並種植它們」,該村合作社的負責人說。我們統一挑選葉子,加工並出售它們,一切都作為一個標準化和完整的鏈條來處理」。合作社的成功也促使企業到牛角進行合作培訓。安化縣安化第一茶葉廠採購部經理說,該廠每年購買茶葉時,優先選擇牛角村茶葉幫助合作社規範生產的中國茶葉湖南分公司也分享技術,並派員工引導鄉村的茶葉生產。此外,無論市場波動如何,它都以一定的價格每年購買一定數量的茶葉,確保茶農獲得可靠的收入。之後公司幫助出售他們的茶。「合作社和公司之間的業務覆蓋了大約1萬個家庭,這意味著養活4萬農民」。
「我們教他們標準是什麼以及如何達到標準,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掙錢,俗話說得好:教一個人去釣魚,而不是給他一條魚」。現在該村每年生產茶葉1000多噸。銷售經理告訴環球時報,目前預計該村將在2018年從茶葉中賺取1億多元人民幣(1580萬美元),其中電子商務銷售額將佔30%,10年前人均年收入僅為600元,現在已經達到12000元。
資料來源: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091687.shtml
編輯:E.L.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