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放隔夜還能喝嗎?隔夜茶的5個疑問

所謂「隔夜茶」是指茶葉經過高溫的水(攝氏80度以上)沖開後,持續泡在水裡很長一段時間。而這樣茶葉中的兒茶素(Catechins)會一直釋出,使茶湯苦澀難入口,加上咖啡因容易讓人心悸、胃不舒服,因此不建議喝這種浸泡太久的茶。

Q1 隔夜茶能不能喝?

再來,若茶湯在室溫下擱置太久,沒有蓋上杯蓋或冷藏來妥善保存的話,當茶水裡的釋放出的胺基酸遇上空氣中的細菌、微生物作用會變質,讓茶水可能敗壞、酸臭。所以,茶湯要是變混濁、濃稠、不透明時,無論是否隔夜,都要倒掉,不宜再飲用了。

但如果是茶沖開以後,就把茶葉取出,將茶湯低溫冷藏保存,或是冬天放在室溫下時,只要茶水沒有「臭酸」,還是可以飲用。

而另一種「冷泡」的茶,用的是低溫(室溫)的冷水來沖茶,兒茶素(Catechins)不會大量溶出水中,所以長時間(隔夜)浸泡也不會苦澀難喝,只需要注意保存。

Q2 喝冰茶會傷身嗎?

炎夏飲一杯冰茶,清涼消暑又解渴,不過,喝冰茶要節制,喝多了對腸胃道刺激太大,會影響消化功能,中醫師程惠政提醒。

再者,體質虛寒的人更要避開冰茶。中醫認為茶本身性質微寒,又再喝冰飲的話,對身體雙重不利,所以體質虛寒的人選擇冷(室溫)水來泡茶比較適合。此外,喝冰茶對燥熱體質的人雖然影響比較小,但仍然不宜貪涼多喝。

Q3 喝了茶睡不著怎麼辦?

有人一喝茶,夜晚就輾轉難眠,主要是喝了品質不佳的茶,並受大量咖啡因刺激影響,製茶30年的茶園老闆指出。有些茶的確易使人喝了不好入眠,例如喝起來苦澀,或菁味太重的,可能造成心悸不舒服。

喝了茶容易睡不好的人,最好不碰不發酵的綠茶,因含的咖啡因較多,而改喝製作良好、發酵完整、經中度焙火,聞起來有如甘蔗甜味的茶種,如包種茶類、烏龍茶類、白毫烏龍茶等都適合。

飲茶時間也須注意,中醫師程惠政提醒。中醫古籍記載,飲茶有助「飯後消食,午後長精神。」由此看來,飯後1~2小時,或下午4點之前是較佳的喝茶時間。下午4點之後不再喝茶,這樣不會攝取咖啡因,就不會干擾夜晚的睡眠。

Q4 一天最多能喝幾杯茶?

如果參考衛福部建議,一般人每天攝取咖啡因總量不超過300毫克,那每人一天可喝2~10杯茶。不過,每個人對咖啡因的耐受程度不同,醫師提醒,出現頭痛、心悸、顫抖等不適症狀時,就應該減少攝取量。

Q5 哪些人須小心飲茶?

喝茶雖然有益健康,但有些人卻無福消受,不宜多飲。例如:

  1. 腸胃功能不佳、曾有消化道潰瘍(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的人。特別不要空腹喝茶,以免刺激胃酸大量分泌,引起不適。
  2. 貧血的人忌飲茶。因為研究發現,茶裡的多酚類化合物會和部份金屬離子,如鐵結合,可能影響造血功能。
  3. 心律不整、容易心悸,及二尖瓣脫垂的人。
  4. 腎功能不佳及尿失禁的人。尤其太濃的茶會增加腎臟負擔,並加速血液流通,長期飲用不利身體健康。
  5. 孕婦和兒童也要少喝茶,一天最多1~2杯為宜。
  6. 嚴重心悸、睡眠品質不好的更年期女性,也須小心飲茶。

此外,避免吃藥時配茶喝,因為會使茶裡的物質和藥物起作用,降低服藥的效果。

資料來源:康健seriouseatsvripmaster
編輯:E.L.

2018-06-19 W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