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對茶,讓腸胃健康壯壯!

放長假時,是最容易吃吃喝喝,在沒有適當運動下,收假後除了體重上升外,可能還會出現一大堆腸胃問題。

飲食本來是供應身體一整天動力來源,也是身體損傷時修復的基礎。但若有三餐不定時及暴飲暴食的習慣,很容易造成營養失衡外,還會引起消化系統損傷。

純粹喝茶要怎麼保健腸胃?

有時喝完茶會出現胃悶、胃酸逆流,甚至腹脹、腹瀉等症狀,這是因為茶多酚會跟部分體內蛋白質結合,形成沉澱物質,附著在黏膜表面,產生黏膜不適感。

茶多酚類中以兒茶素佔比最多,約佔茶多酚總類70~80%,另外茶的咖啡因沒有咖啡來得多,所以最主要造成腸胃不適的成分還是茶裡的茶多酚物質中的兒茶素。

◎ 未發酵的綠茶,或過度輕發酵的烏龍茶

這類茶多酚類物質含量都偏高,對有些較敏感的飲茶族,便易引發腸胃不適。

◎ 完全發酵的紅茶,或重發酵的烏龍茶

如傳統鐵觀音、東方美人、紅烏龍等,茶葉經過氧化作用,兒茶素轉變成茶黃質、茶紅質等物質,對胃部刺激也相對較小。

◎ 未經過陳化的普洱生茶、存放過的普洱熟茶

很多人或許聽過,喝普洱茶有養胃的效果。其實普洱茶概念上分為生茶、熟茶,兩種性質截然不同。剛製好的普洱生茶性涼、兒茶素含量高,對胃的刺激性也高。

但是經過存放陳化、氧氣接觸後,透過後發酵過程將部分茶多酚氧化掉而製成的普洱熟茶性溫、兒茶素含量稍減,也能削減對腸胃的刺激。

發酵程度 輕→重

以中醫觀點來看,茶本身屬涼性食物,經過發酵、焙火的過程能稍微減低茶的寒涼性,因此,脾胃虛寒的人,如舌暗、舌苔厚但滑潤、大便不易成形等,就不宜喝寒性較明顯的綠茶、烏龍茶,容易強化腸胃道不適症狀,建議可選擇紅茶、普洱茶。

這邊我們也分享一下幾道老祖宗智慧的消化系統茶方:

  1. 單味茶來說,腸胃容易不適的人紅茶類都適合。
  2. 茉莉花茶:茉莉花6克、石菖浦6克、烏龍茶10克。

資料來源:康健康健
編輯:E.L.

2018-07-08 WHX

Please share with us your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