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一壺茶,水溫怎麼控才能泡的好喝又營養?

讓我們來談談泡茶用的水吧 。水是泡茶的一個關鍵因素之一,水本身的水質、水溫、沖泡的時間…都是泡茶時需要考量的項目。

而不同的茶種,也有最適合拿來泡的水溫,若將手中所有的茶款都用同一種水溫來泡,是無法顯現出每款茶最獨特的風味的,那就可惜了一款好茶。

先從用水來說,水質、水溫、沖泡時間的三重考量。

◎ 水質要軟

水的硬度會影響茶湯的口感,用軟水來喝茶能讓茶爽口甘滑,但軟水取得不易。但用自來水來沏茶,水中往往還殘留了消毒用的氯,會讓茶湯有股異味。

不過自來水是日常取得最方便的水了,如果沒有濾水器先處理,那麼我們可以先將水儲放在容器內,靜置過夜後讓氯氣散掉,並且在煮沸時,延長煮沸時間,就能讓水軟化,用這樣的水來泡茶可以盡可能保持茶湯的色香味,喝起來更清醇爽口。

◎ 水溫要對

不同發酵程度的茶,要用不同的水溫來泡,像是用嫩芽製作的綠茶是幾乎未發酵的,水溫不建議太高(會把茶中的苦澀味過度淬取),一般建議水溫在攝氏70-80度左右就可以了,太高溫反而會破壞綠茶的清香與甜味。而發酵程度高的烏龍茶、紅茶,要用90度以上或是接近沸水,才能沖泡出茶香。

◎ 時間要準

除了水溫與水質的因素外,沖泡的時間也是影響茶湯滋味的重要因素,我們建議要依對每款茶的個性瞭解來沖泡它。但是若不熟悉茶性也沒關係,這邊提供針對茶的種類、茶的外觀形狀(球型、條型、碎型),來泡出理想中的風味。

不同茶葉,用不同溫度才能泡出獨特韻味。

不是每一款茶,都要配上沸水,才能泡出好味道,水溫會影響每一款茶在水中所進行的化學作用,但要拿捏得當,掌握好每款茶的特性,泡起來也不會非常困難。

◎ 綠茶高溫泡會澀,降溫泡最佳

綠茶通常是採嫩葉嫩芽來製作,而且不經過發酵,對溫度最敏感,溫度的耐受性低,加上綠茶茶多酚含量高,若用高溫沖泡會讓澀味更強烈,讓茶湯變苦,所以降溫泡最高。

◎ 白茶泡的時間長短最關鍵

白茶是屬於輕發酵,對溫度不見得較敏感,但與浸泡時間關系較大,若要兼顧口感,或想讓茶中的化合物釋放的最適當的話,泡茶溫度和時間都不宜太高、太久。

◎ 烏龍茶需要高溫與展葉空間,讓韻味舒展開來

製作烏龍茶的茶葉多半較綠茶成熟,而且製作過程是重發酵的,對溫度的耐受性較高。但因烏龍茶多半為開面葉,茶多酚等可溶性物質不如綠茶來得豐富,所以浸泡時需要多一點空間讓烏龍茶葉展開,而且台灣的烏龍茶多半為結球型,所以更需要高溫與時間讓葉面舒展開來,讓茶中的化合物釋放出來。

◎ 紅茶用高溫水,但要泡的剛好才營養

紅茶所採摘的茶葉的成熟度是介於綠茶及烏龍茶間,但紅茶是全發酵茶,會讓茶湯變澀的茶多酚含量低,不太容易受到高溫影響。而且經研究《2016年食物科學期刊》指出,紅茶用熱水浸泡5分鐘,茶湯中的抗氧化力會比綠茶還高。

茶在水中浸泡的時間都不宜過久,也不要讓茶在沸水中直接煮,因為茶中的維生素C只要遇到攝氏70度以上的水就會被破壞。

延伸閱讀:
那這些茶拿來冷泡也行嗎?冷泡茶與熱沖茶,兩者所泡出來的茶物質會因水溫而有所不同。

資料來源:康健康健
編輯:E.L.

2018-08-12 WHX

Please share with us your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