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泡茶是近年來開始盛行的飲品,但在此之前其實大街小巷中的超商和飲料店也都買得到現成又快速的茶飲,但為何用茶葉原茶所做的冷泡茶會越來越受歡迎呢?
冷泡茶的優點與營養
一般來說,茶葉用熱水泡時,更能讓茶中舒展出香氣與營養成份,讓營養成分如茶多酚更完整的釋放出來,而冷泡茶的營養成份雖然含量較低,但只要提高茶與水的比例,就能讓整體萃取率大幅提高。
◎ 降低苦澀味
低溫所泡出來的茶,可以讓茶葉中的苦澀物質釋放的少,但卻會讓茶甘甜的茶胺酸透過長時間浸泡而完整釋放,讓口感更加回甘不澀。而對綠茶這類發酵程度低但兒茶素含量高的茶葉來說,藉由冷泡可以減少苦味成分的釋放,更能享受到綠茶的鮮美甘甜。
◎ 咖啡因含量能降低
茶葉中含有咖啡因,而低溫冷泡的方式,也能減少咖啡因的釋出,如此一來除了減少對交感神經的剌激外,也能對擔心喝茶會睡不著的人較安心飲用。
據研究指出,在泡冷泡茶時,若將茶:水的比例由1:50提高至1:10的話,也就是1公升的水用100克的茶葉,就能比1:50的沖泡比例,泡出多48%的茶多酚營養物質,但如此為之會耗掉比較多茶葉。
那一種茶葉配上那一種泡法最好喝?
發酵程度較高的茶,用冷泡的話其滋味無法充分的體現,用高水溫才比較能讓茶香的層次更清晰地展現出來。但是不同發酵程度的茶也能依茶種的不同、選用不同的冷泡方法與浸泡時間,讓各種茶的美味綻放出來。
茶葉:水 = 1g :100 ml (用冷卻後的白開水或礦泉水為佳)
◎ 輕發酵茶 + 冷水泡法/冰鎮法
發酵程度低的綠茶、白茶都很適合冷泡,泡起來更能喝出清醇滋味。方法是讓茶直接倒入約4度C的冷水或常溫水中,等待15分鐘以上,即可倒出茶湯來飲用,或是靜置室溫中約4~6小時,待茶葉充分舒展出味道,超過時間的話還是會有澀味的產生,濾除茶葉後即可飲用。
◎ 輕發酵茶與中發酵茶 + 冰鎮法
讓茶在放入水瓶後,置入冰箱低溫冷藏,冷藏時間不能超過8小時,否則味道會開始發澀。綠茶、白茶等輕發酵的茶與中發酵的烏龍茶、高山茶透過此法的話,更能將滋味與香氣展現出來。
◎ 重發酵茶 + 泡茶冰塊法
發酵程度高的茶,如紅茶、鐵觀音、普洱茶,不適合直接用冷水泡法,這樣泡只會得到苦澀又無香氣的茶。所以可以先用熱水泡開茶後,待茶葉的香氣散發出來時,馬上加入大冰塊,等冰塊慢慢融化後,茶湯會保有原本茶湯的甘甜但更清透爽口。
以上方法所泡出來的茶,在取出飲用時盡量在室溫下兩小時內喝完,超過的話,茶湯易質變渾濁、味道也會變酸。
喜歡冷泡茶的人,主要就是喜歡直接喝淡雅爽口茶品的人,更能喝到茶品的純粹的原味,不偏好調味過後的茶飲,加上冷泡茶非常方便,不用特地煮熱水就能完成,加上沖泡失敗率非常的低,是誰都能輕鬆上手的沖泡方法。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