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有益於健康,這是無可非議的,但不是說飲茶越多越好,也不是說什麼人都適宜飲茶,更不是說什麼時候都可以飲茶。
《本草綱目》云:「久食,令人瘦,去人脂,使人不睡。」
如果飲茶不當,會越飲越渴,會使人面色發黃,睡眠減少,這是因為過度飲茶耗傷津液所致。
飲茶是中國流傳了幾千年的傳統,有專門的《茶經》,形成了中國特有的「茶文化」。茶裡面的學問很多,僅茶的分類就有多種,如根據製造方法不同和品質上的差異,將茶款分為綠茶、紅茶、青茶(即烏龍茶)、白茶、黃茶和黑茶六大類。
按發酵程度不同分為不發酵茶(綠茶)、半發酵茶(烏龍茶)、全發酵茶(紅茶)等。中醫上的觀點也對不同種類茶對人的影響是有差別的,所以不可一概而論。
《老老恆言》云:茶能解渴,亦能致渴,蕩滌精液故耳…多飲面黃,亦少睡…惟飯後飲之,可解肥濃。
清朝曹庭棟所撰的《老老恒言》,主張養生要適應日常生活習慣,不可勉強求異,此專著又名《養生隨筆》,是清朝重要的養生著作。認為養生實踐要寓于日常生活起居瑣事之中;並要重視調攝脾胃,推崇食粥,列粥譜達一百方(自創14方),更強調老年養生比年輕人來說,要重省心養性。全書引證經史子集,並多有獨到之處,而又淺近易行,非常實用。
《本草綱目》云:「茶葉,苦、甘,微寒,無毒。」
茶葉苦寒,能降火,所以夏天最好的飲料不是冰鎮的汽水、可樂,而是茶。茶能解渴,茶能提神。飯後飲茶,可以解油膩,可以減肥。飲茶可以陶冶情操,飲茶可以交友,這些都是飲茶的益處。
一般來講,飲茶應依季節、依各人身體情況不同而區別對待,如:
- 春天宜飲花茶,花茶香氣濃鬱,幫助散發冬天積在體內的寒邪,促進人體陽氣生發。像是古人生活經驗的累積中,老人不建議吃當年收成的新米意思。
- 夏天宜飲綠茶,綠茶清湯綠葉,給人以清涼之感。綠茶中的茶多酚物質性強,胺基酸含量較高,能消暑降溫。
- 秋天宜飲青茶,青茶性味介於綠茶、紅茶之間,屬半發酵茶,不寒,不熱,既能清除餘熱,又能恢復津液。
- 冬天宜飲紅茶,紅茶紅湯紅葉,味甘性溫,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冬天飲紅茶,能助消化,補身體,可養人體的陽氣。飲紅茶時可加奶加糖,有溫胃暖腹之功。
宋代文豪蘇東坡酷愛飲茶,他深有體會地說:「固不可一日無茶。」現代研究證明,茶還有殺菌消炎、防齲固齒、增加血管壁彈性、利尿、抗癌變、抗衰老、防輻射等多種功效,所以說,茶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最好飲料。
而飲茶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才能讓喝茶更有益健康:
- 不宜飲用過濃的茶,尤其喝濃茶也要記得補充水分。
- 每個人對咖啡因的代謝速度不同,常失眠的人應少飲茶,也應該避免睡前飲茶。
- 脾胃虛弱,空腹、飯前不宜飲茶。
- 茶會降低鐵質的吸收,會貧血的人視情況少飲用、或者不宜飲茶。
- 茶葉所含的茶多酚、咖啡因等活性物質,能增加心率,收縮腦血管,對高血壓、心臟疾病的朋友視情況飲用茶。
- 有尿道結石的人,也要視情況飲用茶。
總之,學會如何適時飲茶、如何依四季選茶,就能讓飲茶成為生活中的又一道悠然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