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
香葉,嫩芽。
慕詩客,愛僧家。
碾雕白玉,羅織紅紗。
銚煎黃蕊色,碗轉曲塵花。
夜後邀陪明月,晨前獨對朝霞。
洗盡古今人不倦,將知醉後豈堪誇。
看詩人筆下的茶,美的啊!中國五千年超多茶葉,茶名的美膩程度也和詩歌有得一拼,美到不帶煙火氣,沒喝茶已然醉。
峨蕊
綠茶,產自峨眉山,形似花蕊,又名霧裡青。
傳說峨眉山峨蕊崮中,住著一位峨蕊仙子,她是一株得道萬年的茶樹,在峨眉山上種仙茶。一日,一位勤勞善良的茶農偶遇仙境茶林,不料驚動仙子,仙境茶林瞬間消失,化為一捆沾露的茶苗,茶農將茶苗帶回,種在峨眉山中這就是「峨蕊茶」的傳說故事由來。
月光白
又名月光美人,上片白,下片黑,猶如月光皎皎。
傳說此茶在夜裡,就著明月的光亮,採摘嫩芽為原料,並且從採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見陽光,僅在月光下慢慢晾乾,且採樹的均為當地美貌年輕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
透天香
烏龍茶,又名黃金桂,湯色金黃色有奇香似桂花。
清咸豐年間(1850-1860),安溪羅巖茶農魏珍,到福洋探親,回來路過北溪天邊嶺時,看到路邊石縫間長著兩株花開得引人注目的奇異茶樹。
便折下枝條帶回家植於盆中,並壓條繁殖,精心培育後單獨採製,請鄰居品嚐。眾人見此茶未揭杯蓋已奇香撲鼻,遂盛讚為「透天香」。
金駿眉
紅茶,湯色金黃,茶葉形狀似眉毛。
茶名是人工合成,取茶湯的「金」色,取研發者梁駿德的「駿」,取茶形狀似「眉」毛。金駿眉大概是一個穿越的公子哥,盤著髮髻拿著折扇,英氣逼人。
碧潭飄雪
花茶,沖泡時,白色的茉莉浮在水面,綠茶葉沉在杯底。
書畫名家黃純堯教授飲此茶即賦詩:「天生麗質明前芽,清香入骨窨製花,葉形湯色皆佳品,異軍突起徐公茶」。此茶叫何名,青年畫家鄧岱昆藏頭詩即是:「碧嶺拾毛尖,潭底汲清泉,飄飄何所似,雪梅散人間。」
舒城蘭花
綠茶,外形似蘭草,沖泡後如蘭花開放,有特有蘭花清香。
安徽省舒城、桐城、廬江、岳西一帶盛產蘭花茶。傳說,很久以前,大別山區的齊云山腳下有一座大莊園,園主叫李占山。李占山想強佔使女蘭花,蘭花寧死不從,逃到蝙蝠洞旁。
蝙蝠洞外的絕壁石縫中長著一棵茶樹,清明時節小蘭花摘下嫩芽葉,帶到山下一個孤老太太家裡,借鍋子炒乾後拎到街上去賣。茶好,很快就賣出去了。消息傳出,被李占山得知。
過了幾天,蘭花又炒了一袋茶上街去賣,不料被李占山的管家看見。
蝙蝠洞的茶樹被發現了,蘭花姑娘也被家丁推下了懸崖。茶樹被李占山霸占,層層往上敬獻給皇上,皇上品茶後,御筆親書”齊山雲霧”四字。李占山獻茶有功,封為齊云山七品製茶監官。
可是第二年春,那棵茶樹枯死了,李占山無茶進貢,只得以假冒真,結果犯了欺君之罪,被殺了頭。後來在蘭花墜岩的石縫中,長出了一片茶林,當地百姓採下茶葉,精製加工後品質依然如故,大家為紀念蘭花姑娘,便將此名茶取名蘭花茶。
洞庭碧螺春
綠茶,色澤銀綠,翠碧誘人,捲曲成螺,產於春季。
碧螺春茶已有 1000 多年歷史,當地民間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嚇煞人香(霸氣側漏)。相傳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順手摘了幾片茶葉,泡茶後奇香撲鼻,脫口而道「香得嚇煞人」,由此當地人便將此茶叫「嚇煞人香」。
到了清代康熙年間,康熙皇帝視察時品嚐了這種湯色碧綠、捲曲如螺的名茶,倍加讚賞,但覺得「嚇煞人香」其名不雅,於是題名「碧螺春」。
峨眉竹葉青
綠茶,茶葉形似竹葉,青秀悅目。
1964 年 4 月下旬的一天,國務院副總理陳毅一行來到峨眉山,在山腰的萬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綠茶送到陳毅手裡,一股馨香撲鼻襲來,陳毅笑盈盈地喝了兩口,勞倦頓消,連問:「茶產在哪裡?」
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們峨眉山的土產,用獨特工藝精製而成。」陳毅又問:「此茶啥個名字?」老和尚答:「還沒有名字呢!請首長賜個名字吧!」陳毅推辭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語,登不得大雅之堂。」經老和尚再三請求,陳毅高興地說:「我看這茶葉形似竹葉,青秀悅目,就叫竹葉青吧!」 。
鳳凰鴨屎香
烏龍茶,茶香惑人,茶農怕被人偷去,便稱是鴨屎香。
大烏葉單叢茶原來從烏岽山引進的,種在“鴨屎土”(其實是黃土壤)的茶園裡,長著烏藍色的茶葉,葉長了似剛畝(學名鴨屎腳木)的葉一樣。鄉里人喝過這種茶之後都說這個茶葉香氣好,韻味濃,紛紛問是什麼名叢,什麼香型。茶農怕被人偷去,便謊稱是鴨屎香。大俗即大雅。
茶之美,在初聞名時已思神韻,初見面時已如故友「嗯,果然和想的一樣美」。品茶時思忖茶名,越發見茶趣。
資料來源:中國茶葉資料
編輯:E.L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