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茶道帶來的十五種幸福》其中五到八章看完感觸頗多,希望和大家分享這本好書帶給我的感動與感觸。
第五章『目睹真品』,佳句節錄:
- 三溪園是明治時代一位富商所建的廣大日式庭園,園裡友許多大小不一的茶室。
- 一般都是沏兩巡薄茶,第一巡要讓被稱為「正客」、坐在最上座的主要賓客們飲用,第二巡才換第二順位的「次客」喝。
- 多參加茶會,親自用手接觸、觀看無數的真品,會見不同的賓客、主辦人,也是一種學習喔!
- 往後的日子理,我才逐漸印證「日日是好日」這句話的深意。
其實,「當下」這個概念,是最大最大的心得。引用一下金剛經提到的: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的已過去,無須執著;現在的只是四大假合,亦不用執有;未來的尚未發生,故更不須執著?
很多時候,就是把當下做好,而將之串起來的是時間,在時間的集體意識裡面,才有意義。學習是永遠不變心,藉由五觀感的訓練,作為接觸自我心性的精進方式,也許是身為人最大的福氣。
第六章『品味季節』,佳句節錄:
- 每週的茶道課,我們只是認真以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五種觀感去感受當下的季節,發揮豐富的想像力。
「季節」看到這兩個字,勾起了在各地旅行工作的許多回憶…
四季喝茶會有這樣的五官感刺激,來自於身體狀態的對應。喝茶時候的心情是否浮躁、周邊環境的安靜舒適度、有無其它的嗅覺干擾等,都會影響身體的呼應。
心中不由然而生起一種:「人生如修行,茶道伴相隨」的感覺…
第七章『五感與自然相繫』佳句分享
- 茶室入口處方有一個鑿凹石頭做成的「蹲踞」,每逢上課日,裡面都會裝滿乾淨的水。進入茶室前,一定先在這裡洗手和漱口。
- 這樣的葉,在茶花中稱為「照葉」。只有果實,小芽的樹枝也能插花,而且都是頗有意境的茶花。
- 任何季節皆有茶花,絕不寂寥
不知道大家是否曾經有過這麼一種感覺,或許是在交通吵雜的敦化南路林蔭道上,突然注意到一個場景、一隻松鼠、一片落葉、徐徐微風,恍若當下好像其它一切事情都不在那麼重要了。身體,其實一直跟大自然有著聯繫,只是我們忘了去如何感受。
靜,浮上心頭;感,沉靜纖細;思,久久不已;憶,流水秋年。
第八章『用心於當下』佳句分享
- 大家都在浩瀚的人生大海中泅泳
- 在這樣焦躁度日的期間,唯有茶道的學習不著痕跡向前邁進,第三年學唐物,第五年學台天目,循序漸進向更高難度挑戰
- 好好在這裡定神下來…此刻,我的心百分之百放在當下
- 出錯了,沒關係。但一定要先好好做完,而且任何動作要用心
- 沏薄茶講究輕快,濃茶卻需要煉製…濃茶的茶湯面泛出光澤,感覺稠稠的很好喝
- 至於要煉製到什麼程度,好好聽茶筅的聲音吧
- 原本順暢的攪動再度出現濃稠感,筅端突然變沈重
- 神存於微塵中
- 人生也有所謂的季節
當下是什麼?有人說是是一種是「正念」,或是一種覺知,透過持續且特定的觀察、培養這種感覺,有意識地、在當下、不帶評斷。它也是一種生活的藝術、是帶著接受、無所求的好奇心態,查覺當下。它更是能了解自己,和培養了解自己的智慧。
這樣的體驗,其實就是「生活禪」的一種實踐的方式,同時也是一種簡單的感知過程。這樣的一個「意引悟心」過程,會讓我們不知不覺中,沉澱了心情,參透了道理。
「沉的是意、香的是引、禪的是悟、茶的是心」,這就是為什麼多數的宗教中,茶伴演了一定的角色,「藉由茶,而到禪」,在這樣茶禪一味的自我探索旅程中,最後而「道」。
編輯:E.L.
圖片來源:悟和軒自攝、網路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