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然:讓中國禪宗有了茶道的推手?從茶詩來一探究竟

要介紹皎然,先來聽聽這首美麗的茶…歌(詩)吧!

飲茶歌誚崔石使君 / 皎然 / 唐

越人遺我剡溪茗,採得金牙爨金鼎。
素瓷雪色縹沫香,何似諸仙瓊蕊漿。
一飲滌昏寐,情來朗爽滿天地。
再飲清我神,忽如飛雨灑輕塵。
三飲便得道,何須苦心破煩惱。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飲酒多自欺。
愁看畢卓甕間夜,笑向陶潛籬下時。
崔侯啜之意不已,狂歌一曲驚人耳。
孰知茶道全爾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讀音字:

剡(ㄕㄢˋ),音同汕。爨(ㄘㄨㄢˋ),音同竄。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結合浪漫主義與現實主義的詩篇,是詩人在飲用越人所贈送的剡溪茶後所作,當下他激情滿懷,文思似泉湧井噴,詩人從友人所贈送的剡溪名茶,從開始講到茶的珍貴,讚譽剡溪茶(產於今浙江嵊縣)清鬱雋永的香氣,甘露瓊漿般的滋味,細膩地描繪茶的色、香、味形後,生動地描繪了一飲、再飲、三飲的感受,然後就急轉到「三飲」之功能。

這「三飲」的神韻相連,層層深入扣緊,把飲茶的精神享受作了最完美最動人的歌頌。

這首詩給人留下二層意義:一是「三飲」之說,如當代人品茶每每引用「一飲滌昏寐」、「 再飲清我神」、「 三飲便得道」的說法。如同「品」一字由三個「口」組成,而品茶一杯須作三次,即一杯分三口品之。

二是「茶道」由來緣於此詩,意義非凡。茶葉出自中國,茶道亦出中國。「茶道」之「道」非道家的「道」,而是集儒釋道三教之真諦,儒主「正」,道主「清」,佛主「和」,並融合茶主「雅」,以構成了中國茶道的重要內涵皎然首標「茶道」,使茶道一開始就蒙上了濃厚的宗教色彩,是中唐以湖州為中心的茶文化圈內任何僧侶、文人所不可匹敵的。

皎然結合了其他重要茶事活動,據推測可以認為皎然是中國禪宗茶道的創立者。他認為飲茶不僅能滌昏、清神、更是修道的門徑,三飲便可得道全真。藉助於飲茶使思想升華,超越人生,棲身物外,達到羽化成仙或到達參禪修行的美妙境界,是中國古代茶道體現的主要類型之一。皎然的「三飲」便將得道視為飲茶活動作為修行悟道的一條捷徑,藉助於飲茶活動,得到物我兩忘的心靈感受,以達到仙人般精神境界。

作者摘要介紹:

皎然俗名謝清畫,生於南朝浙江吳興,為寫禪詩高手的謝靈運之第十世孫,亦為唐代佛教高僧,不但「得詩人之奧旨,傳乃祖之精華」,成為詩僧中翹楚,並開禪理論詩先聲,在《詩式》中立「詩道」,也開禪理入茶先河。

資料來源:ZwbkXuehua
編輯:E.L.

2018-05-27 WH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