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吃飯邊喝茶,會導致貧血!?

吃早餐配紅茶或咖啡,吃午餐完也喝杯茶解膩消脂,下午茶再來杯手搖茶或咖啡提神,不管吃什麼總一邊還喝口飲料?這樣邊吃邊喝,可能造成缺鐵性貧血!?

成年女性、青少年、65歲後男性 都是貧血高風險份子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女性缺鐵情形嚴重,從青春期開始就出現缺鐵徵兆,而19~50歲婦女及上班族的缺鐵率更是逐年攀升,每兩人中就有一人有缺鐵問題,已達到缺鐵性貧血的程度。

吃飯配茶喝咖啡,或不吃早餐、少吃肉等飲食習慣,都可能造成貧血。而女性本身常有的貧血問題,這樣長期下來,缺鐵更會導致學習機能下降、體力變差,或引起免疫系統出狀況。缺鐵性貧血會出現臉色蒼白、頭暈、容易疲勞等等症狀。此外,根據調查顯示,發育期中的青少年、65歲後的男性也會有缺鐵的問題。

含鐵食物

邊吃邊喝讓鐵質無法吸收!?

飯後喝茶或咖啡是否真會影響鐵質吸收?要從鐵質的種類談起。從飲食中攝取的鐵質,一般可分為植物性與動物性食物。

來自植物性食物的鐵,如莧菜、紅豆、綠豆、黃豆、黑豆等,以及來自動物的鐵如肉類食物。像莧菜、紅豆、綠豆、黃豆(納豆)、黑豆,就是植物性食物。

而動物性食物如雞蛋、牛肉、豬肉、牡蠣等紅肉類食物都含有豐富鐵質,要注意的是必須分次慢慢補充。每餐都吃一些含有鐵質的食物,再注意飲用茶、咖啡的時間,才有助於養成擁有好氣色的體質!

出版多本健康著作的日本預防醫療顧問細川桃表示,咖啡、紅茶、烏龍茶、綠茶這些大家喜愛的飲品,都含有茶多酚。要注意的是,非血基質鐵在小腸中的溶解度是決定其吸收率的主要因素。在植物性食 品中所含的多酚類(polyphenolics)及植酸(phytates),己知會與非血基質鐵結 合而降低其溶解度而使吸收率減低,導致鐵質變得不利於腸道吸收。因此吃飯同時搭配著紅茶、咖啡,喝著綠茶解油膩的話,其實就讓我們所吃進有含鐵的食物等於白吃了。

茶多酚影響植物性鐵吸收 高危險族群要注意

茶飲中所含的茶多酚,確實會影響鐵質吸收,但茶多酚只會影響植物性鐵質的吸收,至於動物性鐵質,則沒有太大的影響。因此有謠言一說:「飯後馬上喝茶,容易導致貧血」的說法,並無直接的相關性。還必須要從飲食中植物鐵質與動物性鐵質來源比例分析,而且對三餐飲食正常,且鐵質攝取充足的人,是不需過度恐慌。

但若是本身屬於貧血高危險群的人,如患有先天缺鐵性疾病,或是6歲以下兒童、青春期女孩、75歲以上的婦女、月經過多、腸胃出血的民眾,長期飯後馬上喝茶的話,再加上鐵質攝取不足,就有可能會導致缺鐵性貧血,或是使貧血症狀惡化。

麥茶

愛喝茶又怕缺鐵的人,只要喝對時間就不必過於擔心!

若無論如何都想吃飯配茶水來喝,建議可以選擇鞣酸含量較少的麥茶、牛蒡茶、喬麥茶等等。茶或咖啡中的成分妨礙鐵質吸收,醫學界建議,飯前飯後至少1小時,盡量不喝茶或咖啡,而最新研究也認同,1小時後再喝茶,就能大幅降低阻礙鐵質吸收的疑慮。

資料來源:早安健康華人健康網早安健康
編輯:E.L.

2018-07-10 WHX

Please share with us your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