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茶改場多年來選育具有特殊風味,讓台灣紅茶的風味更加多元化,與和國際紅茶市場能有所區隔下,繼台茶 18 號(紅玉紅茶)與台茶 21 號(紅韻紅茶)後,又一適製了新的優異品種「台茶 23 號」,期望能透過此款帶有甜花果香的新品種紅茶,在國際市場刮起一陣花香。
![]() |
茶改場在104至106年完成臺茶23號與青心烏龍為對照品種的品系比較試驗,確立茶葉特色。 |
台茶 23 號具有生長勢強、抗病能力與耐旱性強的特點,製作出的紅茶茶湯橙紅艷麗明亮,具有雅致的甜花果香氣,嚐起來甜醇濃韻,收斂性恰到好處,整體紅茶表現優良。
讓台灣紅茶搭上國際市場
國際市場的主流都是大葉種紅茶,而台茶 23 號是少見的小葉種紅茶,喝起來沒有大葉紅茶的澀感,也沒有如阿薩姆紅茶般的強烈收斂性。
卻擁有台灣烏龍茶的回甘滋味,收斂性弱,又具有淡雅的香氣。像祁門紅茶、大吉嶺紅茶般也漸漸受到市場歡迎。
像紅韻的加強版,台茶 23 號的育成由來
台灣紅茶近年來多以適製烏龍茶的小葉種茶樹,於夏秋兩季採收茶菁來製作,一年四季均可產製優質紅茶。
而台茶 23 號的種子,來自於臺北帝國大學山本亮教授在民國 27 年從安徽省祁門茶區採集的茶樹種子,由臺灣總督府中央研究所魚池紅茶試驗支所(今茶改場魚池分場)經多年觀察試驗研究,從民國90 年挑選品系「祁辦1」選育而成。
從小葉種中挑選最像大葉種口感的紅茶,在滋味上以紅茶特色為要求,收斂性比一般小葉種紅茶強,有韻味、口感明顯,不適合製作成部分發酵茶,與紅韻相比有更強的甜花香,製程上也會比紅韻更容易帶出花香。
台灣其他各種知名特色紅茶茶品
正因為台灣各地近年開始用適製烏龍茶的茶樹來製作紅茶,再加上藉由栽培、加工方式的不同,而讓各地逐漸發展出地方特色茶品。如:宜蘭冬山素馨紅茶、桃園桃映紅茶、苗栗貓裏紅紅茶、南投日月潭紅茶、花蓮蜜香紅茶。
其中花蓮縣瑞穗鄉舞鶴產區,原本是生產包種茶為主,後來利用小綠葉蟬吸食過的茶葉製作「蜜香紅茶」後,聲名廣佈全台。
你必須 登入 才能發表評論。